果树“打吊瓶”、无人驾驶播种机……科技“金钥匙”解锁村庄复兴新图景
来源:开云app 发布时间:2025-05-04 03:39:27
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是新疆南疆最新打造的特征高效节水蔬果生产基地。进入4月下旬,基地大棚迎来蔬果丰盈期。智能温室大棚内,智能灌溉及环境监督测定系统,破解了沙漠农业的环境限制。当地的沙漠农业项目有哪些先进科技?本年大棚里又培养出了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新苗?
这儿便是阿拉尔市国家农业科技园,记者死后的这些树苗便是当地初次试种成功的蓝莓树。现在,一颗颗蓝莓现已缀满枝头,作业人员正在将新鲜的蓝莓采摘打包。
阿拉尔市是典型的新疆南疆干旱地区,当地年降水量只要不到50毫米,但蒸腾量却高达2500毫米以上,干旱少雨的气候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炙热阳光让这儿成为了新疆重要的优质商品棉产区。而这座由援疆资金建造的现代化大棚则是当地运用科技力气在沙漠气候特征情况下开展高的附加价值农业的新测验。
这样的一座现代化大棚里,除了温度、湿度、光照的操控悉数自动化以外,还有许多最新栽培方法被运用。在这片蓝莓树的底部有特别灌溉管道,看上去特别像给树干“打吊瓶”,其实这些树木很健康,这些看似输液管道的设备叫做“滴箭”,和传统的“滴灌”灌溉系统不同,“滴箭”形似一个箭头,尖利的头部便利深扎入土壤,而中空的箭杆里则能够不断向植物根部运送水和水溶性肥料。和传统的滴灌在土层外表洒水不同,直接将水“扎入”根部会削减水在土壤表层的蒸腾,下降大棚内湿度。湿度下降后,害虫也很难繁衍,病虫害下降到很低程度,天然不必运用农药灭虫,以此来完结了整个大棚内的果蔬产品绿色有机。
如果您觉得这样的现代化农业大棚只能栽培蔬菜水果,那你就太小看它的效果。在当地科研人员的尽力下,它还为沙漠管理做出了奉献。接下来,我们跟着直播镜头看到十分稀有的胡杨树麦苗,在这些育苗池里,那些点点绿色小芽便是宝贵的胡杨树宝宝。
在天然环境下,胡杨树种子中能够落地发芽的还缺乏千分之一,但是在现代化农业大棚中,各类设备模仿出了最适合胡杨种子萌生的环境。眼下,环塔克拉玛干沙漠各地正在赶紧推动沙漠阻击战,这儿孕育出的胡杨麦苗未来将被栽种在管理沙漠一线万亩鹰嘴豆开播 一穴一粒精量播种
在新疆昌吉州木垒县,特征农作物鹰嘴豆全面开播,12万亩的播种作业估计将在本月底完结。
在木垒县东城镇中兴村,播种机正在田间络绎,一粒粒丰满的鹰嘴豆种子被播撒进土壤中。当地引进了鹰嘴豆专用播种机,经过一穴一粒精量播种的方法确保苗齐苗全。木垒县鹰嘴豆栽培前史悠远持久,建有国内仅有的鹰嘴豆良种繁育基地。本年,当地加大良种推行力度,经过订单栽培,对鹰嘴豆实施保底价收买,下降农户栽培危险。方案栽培的12万亩鹰嘴豆,估计4月30日全面完结播种。
眼下,在辽宁省铁岭市,大田玉米春耕已全面打开,当地活跃依托新设备、新技能助力春耕生产,为丰登丰盈打下根底。
在铁岭市铁岭县的这片千亩保护性耕耘演示基地里,大型无人驾驶的播种机正沿着设定好的线路匀速前行,进行玉米播种作业。与斗极导航对接的无人驾驶播种机,相当于为农机设备装上了“才智大脑”,经过接纳斗极导航定位信息进行播种,能够在不损坏土壤墒情的情况下,均匀等深地将玉米种子播到土壤中,省时又省力。三台车一天作业下来,能够播种600多亩的玉米田,功率是人工的20倍。
农膜掩盖栽培技能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增产手法,它的长处主要是能够保水、保温、灭草,还能大大的提高作物的产值,但残留的地膜也会导致农田污染。眼下,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当地的农户正忙着将上一年铺设在地里的农膜收回,预备栽培玉米。为了鼓舞农户收回地膜,当地采取了多种办法。
据统计,巴彦淖尔市每年农作物覆膜面积约1000万亩,为了尽最大或许防止污染土地,当地构建起“网点掩盖+方针鼓舞”的收回系统,鼓舞农户将废旧地膜进行收回。比方,五原县就设立了57个废旧农膜收回网点,推行“以旧换新”方针,农户能够用5公斤的旧膜换1公斤新膜。方针出台后,现在已收回旧膜近1000吨。此外,内蒙古还大力推行,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来替代传统一般地膜,加厚高强度地膜耐性强,在铺设和运用的过程中不易破损,不仅能更好地进行耕耘操作,强力的耐性还便利后期收回。
旧的农膜是要收回再运用,为了愈加环保,有没有不需要收回的农膜呢?为了破解农膜“污染”的难题,近年来,内蒙古也开端推行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经过“政府补助+技能晋级”的方法,探究农膜污染防治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