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草莓”别样红 智慧大棚绿意浓 广饶县以科技力量助推农产品走向“高效益”
来源:开云app 发布时间:2025-03-15 04:16:34
眼下,正是大棚草莓集中上市的好时节。元旦期间,广饶县新建设的颜徐草莓产业园正式开园迎客,在科技感十足的大型玻璃智能温室内,一个个成熟的草莓或在悬挂在空中的栽培床上“凌空绽放”,或在A字栽培架上娇艳欲滴,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悠闲地穿梭其中,挑选着香甜的草莓,乐享“莓”好时光。
与传统的地栽草莓不同,1.3万平方米的大型玻璃智能温室大多数都用在草莓空中立体种植,分为A字架种植和空中种植两种模式,种植的草莓不仅品质好、口感佳,而且干净卫生、更便于采摘和研学。“我们种植草莓的培养槽里面没有泥土,而是采用进口有机质进行栽培,能够尽可能的防止土传病虫害的发生,灌溉也使用矿泉水,这样种植出来的草莓更香甜。”片区运营中心副主任成植文介绍说,元旦期间,产业园还为游客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通过举办草莓音乐节和黄河大集等,让游客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也享受到音乐、美食等带来的欢乐。目前,“空中草莓”的采摘价格在每斤60元左右,每天可接待二百余名游客。
为了种出品质更好的草莓,广饶街道“莓”好颜徐乡村振兴片区在引进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先进种植模式的基础上,还利用自动化设备、物联网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控制草莓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温度、湿度和水肥的供给。“我们主要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能够更准确地调控棚里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在灌溉的时候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准确地根据草莓的生长情况给予精准灌溉和施肥,这样更节省人工,使草莓生长得更好、品质也更好。”成植文说道。
据悉,广饶街道立足片区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投资1亿元建设“莓”好颜徐乡村振兴片区项目,以草莓种植为特色,聚力打造东营地区集草莓种植采摘、乡村文旅、研学游乐等业态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共富片区。同时,加大引智引技力度,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带动草莓产业做优做强。
“目前,玻璃温室内种植了雪里香草莓、香野草莓、红颜草莓等14个品种,大多是国内比较高端的品种,经过种植试验成功后,我们将这些品种推荐给周边的农户种植。另外,我们还定期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的教授进行现场指导,提高科技含量。”片区运营中心主任高洪刚介绍说,片区还将10栋日光温室大棚低价租赁给农户,农户只需交纳租金就可以使用,投入低、见效快,受到周边农户的欢迎。
广饶街道“莓”好颜徐乡村振兴片区建成后,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品牌,不仅提升了颜徐草莓的品质和溢价能力,推动片区草莓产业迭代升级,带动周边草莓种植户增收10%以上,还让150余名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广饶县坚持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产品品牌为核心、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农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并不断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让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科技等相结合,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同时,快速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全力发展智慧种植,积极地推进数字技术综合应用和集成示范,打造数字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提高农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上下功夫,不断的提高农业产业整体水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市融媒体中心所属包括但不限于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等媒体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市融媒体中心、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爱东营”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③如对稿件内容有疑义,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东营市融媒体中心 东营日报社版权所有 没有经过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
鲁ICP备05023236号鲁新闻备案号201054601 鲁公网安备521号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30148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城府前大街73号 邮编:257091 电话 邮箱:举报电话